省政府新聞辦7月10日召開發布會,解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25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的《山東省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推出18條措施,形成對機器人產業發展全維度、全周期的支持體系,加快打造全國機器人研發制造增長極和應用新高地。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機器人產業發展,切實發揮山東工業門類齊全和應用場景豐富的特色優勢,持續加強規劃引領和政策支持,推動全省機器人產業穩步增長,部分產品和技術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本次出臺的《行動計劃》,謀劃了未來三年全省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成效、實施路徑和支持政策,廣泛凝聚機器人產業發展合力。
按照《行動計劃》,到2027年,全省機器人制造產業規模將突破500億元,培育產值超20億元的機器人制造領軍企業3家以上,布局建設覆蓋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四大領域的創新中心和平臺。在此過程中,山東將實施技術創新、主體培育、產業集聚、場景拓展、要素支撐等5大任務。一是推動關鍵技術創新。加快前瞻技術布局,強化平臺建設,支持省級平臺向國家級平臺躍升,加速成果轉化,強化標準體系建設。二是加快產業主體培育。培育優質企業群體,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推動企業提質升級。三是促進產業集聚擴容。建設產業發展高地和特色產業基地,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機器人訓練場。四是大力拓展應用場景。實施“機器人+”應用行動,強化場景應用創新,促進產業融合發展。五是提升要素支撐效能。擴大高端人才引進,加強產業人才培養,加強財政金融支持。
“注重一體化推進、前瞻性布局、梯度化培育,是本次政策的主要特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王茂慶介紹,18條措施既包含技術創新、產業培育方面的政策,又包含財金支持、標準建設方面的政策,還包含人才支撐、應用推廣方面的政策,讓技術、人才、資金等要素在產業發展中高效聯動,催生機器人產業新的發展動能。
為推動資源要素和創新要素集聚,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行動計劃》精準制定了各市機器人產業發展“任務清單”,比如,在濟南打造國內領先的機器人測試驗證平臺,加快發展人形機器人產業布局;青島一體化推進工業、家庭服務、海洋、康養等領域機器人研發制造和集成應用。圍繞整機、關鍵零部件和智能系統,山東則將培育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一批瞪羚和獨角獸企業,做強頭部領航企業,打造具有生態主導力和全球競爭力的“鏈主”企業,形成梯度培育、梯次成長的良好生態。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年來,山東以推廣應用作為促進產業發展的關鍵抓手,機器人產品迭代速度加快,正走進千行百業、融入千家萬戶,實現產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雙重躍升:珞石機器人柔性協作臂助力電子信息頭部企業生產效率提升40%以上;威高集團“妙手”腔鏡手術機器人完成全國首例“量子遠程手術”;衛邦智能配藥機器人提高藥品調配精度10倍以上,降低細胞毒性污染95%;國網智能電力巡檢機器人實現巡檢效率從小時級銳減至分鐘級。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樂聚聯手海爾智家發布了國內首款專為家庭場景設計的家庭服務人形機器人;優寶特人形機器人“行者泰山”完成泰山盤道測試,并在積極打造“機器人陪跑員”等應用場景。
王茂慶表示,為降低企業新產品推廣風險,山東還將機器人創新產品、創新軟件列入首臺(套)技術裝備和首版次軟件支持方向。威高一體化骨科手術機器人、遨博智能協作機器人、勝利石油高空管柱操作機器人等一批產品入選推廣目錄,快速得到市場認可,另有一批采購機器人項目獲得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獎補資金支持,形成了鼓勵應用、支持應用的鮮明導向。
據介紹,在危險崗位替代、智能巡檢、監管執法、應急救援、醫療康養、文旅消費等領域,山東將持續探索創新應用實踐,推動機器人技術在重點領域實現全場景滲透,同時全省博物館、藝術館、旅游景區、校園也將越來越多植入機器人元素,帶動機器人加快走向百姓身邊。
——信息來自: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