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獲悉,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表示,除了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尤其是人形機器人,將是這家人工智能芯片巨頭的最大規模潛在增長市場,而基于AI訓練/推理系統的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將成為該技術的首個重大商用應用。
今年5月,英偉達業績數據顯示,其機器人業務所在部門的季度銷售額約為5.67億美元,雖然僅僅占據該巨頭總銷售額的1%,但黃仁勛預計增長步伐將無比強勁。“我們很久以前就不再把自己僅僅看作一家芯片公司這么簡單了。”黃仁勛在周三進行的英偉達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
“我們在全公司范圍內擁有許多重大增長機遇,AI 與機器人技術是其中最大規模的兩項,總體市場規模可達數萬億美元。”黃仁勛在英偉達年度股東大會上回答股東提問時表示。
機器人業務占比仍小但增速迅猛
一年多前,英偉達大幅調整業務披露方式,將自動駕駛汽車與機器人業務部門合并至同一條目。今年5月,英偉達財報所披露的該業務單元的季度銷售額為 5.67 億美元,僅占總銷售的大約 1%,但同比大幅增長 72%。
從英偉達今年以來在CES\GTC大會等活動上披露的技術路線來看,全球機器人與自動駕駛開發有望不斷采納英偉達全棧開發平臺。
通過Omniverse、Cosmos、Isaac Sim、NVIDIA DGX Cloud以及NVIDIA人形機器人硬件計算平臺,英偉達力爭構建出基于物理世界進行全方位動態化模擬與仿真能力的機器人AI大模型軟件以及關鍵零部件硬件生態系統,引領AI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發展趨勢,并且英偉達決心成為“AI人形機器人與全自動駕駛領域”的最核心“奠基底座”。
英偉達致力于將基于物理世界進行3D全方位動態化模擬與現實世界仿真的全新NVIDIA機器人技術融入科技企業的機器人模型開發與訓練進程,以及在于仿真環境中驗證機器人行為+視覺+類似GPT的基礎模型,以及完整集成的機器人AI大模型邏輯的可靠性以及面對真實世界的實際能力。銀翼殺手2049、賽博朋克2077等科幻電影與游戲作品中的“賽博朋克世界”離我們似乎越來越近,AI人形機器人不久后將陪伴地球幾十億人直至他們老去。
盡管目前機器人業務規模相對有限,但是黃仁勛在股東大會指出,相關機器人應用需要專屬的數據中心AI芯片訓練機器人大模型等軟件平臺,同時還需安裝于自動駕駛汽車及機器人本體的其他高性能芯片。
他提到基于高性能車規自動駕駛芯片的英偉達Drive自動駕駛平臺(梅賽德斯-奔馳已在使用),以及近日面向AI人形機器人的 AI大模型平臺 Cosmos。
“我們正在邁向這樣的時代:全球不久后將擁有數十億臺機器人、數以億計的完全自動駕駛汽車,以及數以萬計可由英偉達軟硬件生態技術驅動的超級機器人工廠。”黃仁勛表示。
數據中心AI GPU仍是增長發動機
過去三年,受數據中心AI GPU 需求爆發式增長拉動,英偉達營收可謂激增:英偉達營收規模已從2024財年的約270億美元飆升至2025財年的1305億美元,預計截至明年1月的2026財年的營收有望接近2000億美元。
截至4月27日結束的第一財季,英偉達整體營收同比增長69%,達到441億美元,而分析師平均預估為433億美元。這一增長率對于大多數芯片公司而言可謂羨煞旁人,盡管這是英偉達兩年來的最低百分點增幅。
在Blackwell架構AI GPU強勁貢獻之下,數據中心業務部門的營收約為391億美元,該業務部門單獨的營收規模甚至已經超過包括英特爾與AMD在內的英偉達所有最近AI算力競爭對手的營收總和。與游戲相關的營收——曾是英偉達的主要業務——約為38億美元,分析師平均預測為28.5億美元。汽車與機器人業務營收約為5.67億美元。
周三,英偉達股價在盤中再創歷史新高,令英偉達市值達約 3.75 萬億美元,超越微軟,重奪全球市值第一。
從“一家芯片公司”到“AI基礎設施提供商”
黃仁勛表示,英偉達正持續推出配合高性能AI芯片的配套技術,包括軟件開發平臺、包含云端AI算力的云計算服務以及超級性能的網絡芯片,以連接AI加速器集群。“我們很久以前就不再把自己僅僅當作芯片公司,”他強調,現在更適合稱英偉達為“AI基礎設施”或“計算平臺”大型提供商。
黃仁勛直言正在與混合云平臺慧與科技(HPE.US)等公司聯手打造“全棧 AI 工廠基礎設施”,幫助企業“以空前速度和精度”釋放數據價值。“我們正步入一個全新的工業化時代——以大規模生成式AI智能為特征。”黃仁勛表示。
此外,本次股東大會通過了公司高管薪酬計劃并重新選舉全部13名董事。外部股東關于發布更詳細多元化報告及修改股東大會程序的提案均未獲通過。
——信息來自:智通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