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深圳優艾智合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艾智合”)的搬運機器人正穿梭于模擬半導體無塵車間,單機可以替代4個工人;作為科技的康復訓練機器人幫助腿腳無力的老人家實現自主行走;小象電動的軸向磁通電機被業內上百家機器人廠商采用……從精密制造到民生關懷,廣東智造在這場科技盛宴中刻下了獨特的印記。
在優艾智合的展臺上,人形機器人正在為來往觀眾制作冰激凌,吸引了頗多關注。在它背后,自主移動機器人正穿梭于模擬的半導體無塵車間。該公司研發總監冉東來告訴記者,自主移動機器人可以替代人工在無塵車間里進行搬運作業,通過運單管理系統和機器人調度系統,機器人就可以完成搬運任務,每個機器人可以替代4個工人。目前,該款機器人已經廣泛地應用在半導體、3C電子和新能源等領域。
“我們準備在8月份發布一款新的人形機器人,主要是用在一些需要復雜操作的工業場景中。”冉東來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普通的自主移動機器人在復雜場景中會面臨一定的局限性,可能沒有辦法完成高難度的動作,“這個時候,人形機器人的這種形態,就能夠更好地完成這些環節。”
人形機器人在本屆WAIC上已經不算罕見,不少廠商均帶來了自家的產品,但冉東來卻對自家產品信心十足:“市面上大部分的機器人廠家都要面臨終端數據稀缺的問題。而我們目前已經交付了數百個終端項目,涉及數千個機器人,在不同的工業場景、不同的工藝生產環節都有著大量的落地實例,其中積累的大量數據能夠讓我們的人形機器人占據先發優勢。”冉東來表示,就比如即將發布的新型人形機器人,公司內部團隊僅用三個月時間,便讓它實現了行走、搬運等操作。
在WAIC現場,穿梭的機器人、機器狗吸引了無數關注的目光,而支撐著這些智能終端高效運轉的,有不少用的便是深圳小象電動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軸向磁通電機。
“優必選上市的時候,敲鐘的那臺機器人,用的就是我們的電機。”小象電動華東負責人林暘對記者表示,小象電動主營軸向磁通電機關節模組,將電機、減速器、編碼器、驅動器高度集成。相較于傳統電機,其產品在體積和重量減少1/3的情況下,扭矩可提升3-4倍,實現“輕量化與高動力”的雙重突破。這一技術已應用于載重350公斤的機器牦牛、上海國際供電“青龍”項目及優必選、廣汽等頭部企業的產品中,“目前我們累計交付機器人廠商超過100家。”
值得一提的是,與諸多關注工業場景機器人應用的公司不同,在本次WAIC上,深圳作為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智慧養老解決方案,詮釋了科技如何為“銀發一族”帶來溫暖與希望。在展會現場,現場觀眾爭相體驗該公司帶來的智能行走機器人。該機器人外觀頗像“機械外骨骼”,通過升降按鍵操作,就可以幫助使用者從坐姿變成站姿并輔助其行走。作為科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產品既可以作為康復訓練使用,也具備普通的電動輪椅功能,在市面上頗受歡迎。
——信息來自:羊城晚報